決定接下這部戲后,我的“工地生涯”也結(jié)束了。
華姐給我安排了最高級的安保,24小時跟著我,美其名曰“保護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不被打擾”。
我和導(dǎo)演陳凱見了一面。
陳導(dǎo)是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瘦高,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眼神銳利得像能看穿人心。
他沒跟我聊太多表演技巧,只是問了我在工地的一些事。
“為什么要去工地?”
他問。
我沒法說實話,只能含糊地編了個理由:“想……找找不一樣的感覺?!?/p>
“找到了嗎?”
我想起王哥他們,點點頭:“找到了?!?/p>
“什么感覺?”
“一種……很踏實的感覺?!?/p>
我頓了頓,補充道,“用自己的力氣,換一頓飯,很踏實?!?/p>
陳凱看著我,眼神里閃過一絲贊許。
“好?!?/p>
他點點頭,沒再多問,“下周開機,你準備一下?!?/p>
就這樣,我稀里糊涂地,成了一部大制作電影的男主角。
而真正的男主角季嶼,還在我的出租屋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人生活。
為了讓他能更好地“指導(dǎo)”我,我特意以“生活助理”的名義,把他弄進了劇組。
于是,劇組里就出現(xiàn)了非常奇葩的一幕——
男主角季嶼(我),沉默寡言,每天除了拍戲就是研究劇本。
小助理林沫(季嶼),比男主角還大牌,天天戴著墨鏡,翹著二郎腿,坐在一邊對男主角的表演指手畫腳。
“喂,那個誰,你剛才那個眼神不對!太虛了!要實一點!”
“手!你的手!你一個搬了十年磚的工人,手是這個樣子的嗎?給我再粗糙一點!”
“走路姿勢!含胸!駝背!你以為你還在走紅毯嗎?”
周圍的工作人員都用一種同情的眼神看著我。
大概是覺得,我這個影帝,被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助理給拿捏了。
而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吐槽:你行你上??!
別說,季嶼雖然人討嫌,但在表演的專業(yè)度上,確實沒得說。
在他的“魔鬼式”訓(xùn)練下,我漸漸地找到了感覺。
我開始觀察劇組里的場工,觀察他們怎么扛東西,怎么走路,怎么在休息的時候,用一種最省力的方式蜷縮在角落里。
我不再把自己當成一個演員,我就是“李大山”。
一個從農(nóng)村來到大城市,沉默、卑微,卻又無比堅韌的建筑工人。
我開始習(xí)慣穿著磨得發(fā)白的舊工服,習(xí)慣手上因為特效化妝而變得粗糙不堪的皮膚,習(xí)慣在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咽,仿佛下一秒就會有人來搶。
漸漸地,劇組里的人看我的眼神也變了。
他們不再把我當成那個高高在上的影帝季嶼。
在他們眼里,我就是李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