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出租屋,陳寧第一時間反鎖了房門,并且拉上了厚厚的窗簾。
房間里再次陷入一片昏暗。他迫不及待地從懷中取出那本用油布包裹的古籍——《心戲錄》。
輕輕解開層層包裹的油布,一本線裝的、書頁泛黃的豎排古籍,呈現(xiàn)在他眼前。封面上沒有書名,只有幾個模糊不清的墨點,仿佛是隨意滴落,又像是某種蘊含深意的圖案。
陳寧小心翼翼地翻開第一頁。
里面的字跡,并非打印體,而是用一種極其古老的墨筆手寫而成。字體娟秀而有力,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開篇并沒有直接講述修行法門,而是一段序言:
“心戲者,非戲也,乃心之映照,萬象之根源。戲假情真,唯心是真。入此門者,需謹記,戲可惑人,亦可惑己;神可通天,亦可噬心。慎之!戒之!”
寥寥數(shù)語,卻充滿了警示意味,與那位老者的話不謀而合。
陳寧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繼續(xù)往下閱讀。
《心戲錄》的內(nèi)容,并非像他想象中那樣,是各種攻擊防御的法術(shù)口訣。它更像是一本……心法總綱,或者說,是一本引導人認識自我、掌控情緒、進而影響外界的哲學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典籍。
開篇幾章,都在闡述“心”與“戲”的關(guān)系。
“心為戲之源,戲為心之表。心不動,則戲不生;心若亂,則戲必散?!?“戲者,模擬也,扮演也。觀世間百態(tài),摹眾生之情,存于內(nèi),發(fā)于外,是為戲?!?“入門之道,首在‘觀心’。觀自心之波瀾,察情緒之起落。知其所從來,明其所將往?!?/p>
接下來的內(nèi)容,便是具體的“觀心”之法。并非什么高深的冥想,而是一些極其細致的、關(guān)于如何感知和分辨自身情緒的指導。
比如,書中提到,人的情緒并非單一存在,而是如同海水般,由無數(shù)細微的情緒流混合而成。喜悅之中,可能夾雜著一絲驕傲;悲傷之下,或許隱藏著一縷不甘;憤怒的深處,也許還伴隨著恐懼……
這些細微的情緒,如同大海中的暗流,時刻影響著人的感知、判斷和行為。普通人對此渾然不覺,任由這些情緒擺布。而戲神道的修行者,第一步就是要學會“觀心”,將這些潛藏的情緒流清晰地“看到”。
陳寧按照書中的方法,盤膝坐在床上,閉上眼睛,開始嘗試。
起初,他很難集中精神。腦海中總是忍不住浮現(xiàn)出工作的煩惱、生活的壓力、以及對未來的擔憂。那些紛亂的思緒,如同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旋轉(zhuǎn),讓他心煩意亂。
“靜心,凝神,不被外物所擾,不被雜念所困……”他默念著書中的口訣,一遍又一遍地嘗試。
漸漸地,他似乎找到了一點感覺。他的意識仿佛沉入了一片深海之中。那些浮在水面上的、顯眼的情緒巨浪(比如焦慮、煩躁)似乎平靜了一些,而他開始能夠察覺到,在深海之下,那些更加細微、更加復雜的情緒暗流。
一絲因為昨天被窺視而殘留的恐懼,如同潛伏在暗礁后的鯊魚,若隱若現(xiàn)。 一點因為工作不順心而產(chǎn)生的委屈,如同被洋流卷起的細沙,緩慢流動。 一縷因為對未知未來的迷茫而產(chǎn)生的不安,如同彌漫在海霧中的咸澀,無處不在。
這些情緒,以前他只是籠統(tǒng)地感覺到“心情不好”,卻從未如此清晰地分辨出來。
“這就是……觀心?”陳寧心中一動。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第一次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景象。
他按照書中的指引,開始嘗試去“理解”這些情緒。不是評判它們是好是壞,也不是試圖壓制或放縱,僅僅是去觀察它們,感受它們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它們想要表達什么。
他發(fā)現(xiàn),當他開始理解這些情緒時,它們似乎也變得不再那么具有沖擊力。那絲恐懼,源于對未知的本能排斥;那份委屈,來自于付出與回報的不對等;那縷迷茫,則是因為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理解,似乎帶來了某種程度的接納。
就在他沉浸在這種“觀心”的狀態(tài)中時,他忽然感覺到,胸腔內(nèi)那股與戲神道力量相關(guān)的溫熱感,開始緩緩流動起來。
這股力量,似乎與他的情緒產(chǎn)生了某種共鳴!
當他感受到恐懼時,那股力量也變得冰冷、收縮; 當他感受到委屈時,那股力量也變得滯澀、沉重; 當他感受到迷茫時,那股力量也變得渙散、無序。
“情緒……直接影響著戲神道的本源力量?”陳寧瞬間明白了什么。
戲神道,操控情緒,影響人心。但追根溯源,它自身的力量,似乎也與自身的情緒狀態(tài)息息相關(guān)。如果心隨境轉(zhuǎn),情緒失控,那么戲神道的力量也會變得不穩(wěn)定,甚至反噬自身。
反之……
陳寧嘗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他想起了那位老者的話,想起了自己想要改變命運的決心,想起了那窺視者的威脅所帶來的不甘。
他從心底里升起一股微弱但堅定的信念——“我不能這樣下去!我要變強!我要掌控自己的命運!”
隨著這股信念的升起,他感覺到胸腔內(nèi)的那股力量,也開始隨之變化。冰冷褪去,變得溫熱;滯澀消散,變得流暢;渙散無序,重新凝聚。
這股力量仿佛受到了他積極情緒的鼓舞,開始主動地在他體內(nèi)流淌,散發(fā)出一種溫和而堅韌的氣息。
更神奇的是,隨著這股力量的運轉(zhuǎn),他感覺自己的精神變得更加集中,感知也變得更加敏銳。周圍環(huán)境的細微變化,空氣中能量的流動(雖然依舊微弱),都變得更加清晰可辨。
“原來如此……”陳寧恍然大悟,“戲神道的力量,源于心,也作用于心。它既能影響他人,也需要自我修煉和掌控。情緒,既是它的燃料,也是它的舵手!”
他繼續(xù)按照《心戲錄》的指引修行。書中后續(xù)的章節(jié),開始教授如何將“觀心”所得的情緒,轉(zhuǎn)化為戲神道的基礎(chǔ)力量——即“情感能量”。
方法很簡單,也很“戲謔”。
比如,書中記載了一種名為“喜之漣漪”的入門技巧:回想一件讓你真心感到喜悅的事情,將那份喜悅放大、濃縮,然后想象它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化作一圈圈漣漪,向四周擴散。當這種技巧熟練后,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這份喜悅的情緒傳遞給周圍的人,讓他們也感受到一絲快樂。
陳寧嘗試了一下。他想起了小時候過年拿到壓歲錢的喜悅。那種純粹的、簡單的快樂,雖然時隔多年,但依舊鮮活。
他將那份喜悅調(diào)動起來,按照書中所述的方法,嘗試著去“擴散”。
起初,效果微乎其微。但隨著他不斷練習,他感覺到,自己周圍似乎真的彌漫起了一層淡淡的、溫暖的光暈??諝庵械哪芰苛W樱路鹫娴谋凰那榫w所感染,開始輕微地跳躍。
雖然這種影響范圍很小,強度也很弱,但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證明了他確實能夠開始主動運用戲神道的力量了!
除了“喜之漣漪”,書中還記載了“怒之驚雷”、“哀之細雨”、“懼之寒霜”等多種基礎(chǔ)情緒轉(zhuǎn)化技巧。每一種技巧,都需要修行者對相應的情緒有深刻的理解和體驗,并且能夠精準地控制其“濃度”和“范圍”。
陳寧沉醉在這種全新的修行體驗中。與過去枯燥乏味的工作相比,這種探索內(nèi)心、掌控力量的過程,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挑戰(zhàn)。
他白天依舊要去公司上班,扮演那個平凡的文案策劃。但夜晚回到出租屋,他便沉浸在《心戲錄》的世界里,不斷觀心,不斷修煉,嘗試著掌握那些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情緒轉(zhuǎn)化技巧。
他知道,自己距離那位窺視者的實力,還差得太遠太遠。兵道紀元初立,強者如云。他必須爭分奪秒,盡快提升自己。
同時,他也謹記著老者的告誡,從未在任何人面前展露過自己的異常,也盡量避免與人發(fā)生沖突。
日子一天天過去,陳寧體內(nèi)的戲神道力量,在《心戲錄》的引導和自身的刻苦修行下,緩慢而堅定地增長著。他對情緒的掌控越來越得心應手,感知范圍也越來越廣。
他隱隱感覺到,自己似乎觸摸到了戲神道更深層次的門徑。那個由情緒和感知構(gòu)筑起來的、名為“心戲”的世界,正緩緩向他展開其神秘的面紗。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專心修煉的同時,那只曾經(jīng)鎖定過他的冰冷目光,再一次,悄無聲息地,落在了他的身上。這一次,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專注和……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