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趙主任眉頭微蹙,“你要下鄉(xiāng)吧?你不是有工作嗎?“
“我打算好了,我哥不是想要我的工作嗎?”
姜佑寧的語氣中滿是決絕,“我直接辭職算了!下鄉(xiāng)我也不留給他們!”
“別辭職??!”
一聽到這里,趙主任內(nèi)心多了幾分激動。
只見她快步走到門口,打量了打量,確定沒人后,輕輕關上門。
隨后趙主任來到了姜佑寧身邊,壓低了聲音,一臉的諂笑。
“你要不賣給我得了!你家妹子還沒工作呢!”
姜佑寧有些意外,她本就沒打算辭職,正想找人轉(zhuǎn)手。
但眼前這位畢竟是街道辦主任,這不能和她說實話!
“這……”
趙主任看出了姜佑寧的猶豫,語氣中帶上了幾分親昵。
“佑寧??!你放心,這事是我提出來的,我是公職人員,查到了我比你更嚴重!”
姜佑寧稍微一想,也是,賣給趙主任比其他人好多了。
況且接下來辦手續(xù)還得依靠人家?guī)兔δ兀?/p>
不妨賣個人情。
“可以!”
趙主任聽聞大喜,自己家兩個大兒子。
年近四十又得了一個閨女,家里寵的不行。
沒辦法,政策就是政策!
她一個街道辦的主任,更要起模范帶頭作用!
兩個哥哥說要把工作給妹妹。
自己家閨女也懂事,說不連累家里,再過一段時間要是再沒工作就去下鄉(xiāng)。
就她那軟脾氣到了鄉(xiāng)下不得被人磋磨死!
作為街道辦主任,她可太清楚下鄉(xiāng)的真正情況了。
姜佑寧這丫頭一來,可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趙主任連班都不上了,拉著姜佑寧就往家。
還找了個干事去通知家里人趕緊回來。
到了趙主任家,她閨女端來一杯熱茶。
姜佑寧抬頭一看,是個文靜秀氣的姑娘,說話都帶著幾分羞怯。
姜佑寧在心里嘆了口氣,“這姑娘確實不適合下鄉(xiāng)。”
不多時,趙主任的家人陸續(xù)趕到,連趙主任的哥哥也來了。
眾人商量片刻,兩個兒子自覺去門口守著。
還是趙主任率先開了口,“佑寧??!你打算多少錢賣??!”
“您先別著急?。 ?/p>
姜佑寧瞇了瞇眼睛,“您是街道辦的主任,我想知道現(xiàn)在下鄉(xiāng)都分到哪些地方?”
她可不想去大西北或大西南受苦受累的。
幾人互相對視,趙大伯站了出來,既然你要賣工作,我沒什么好瞞著你的?!?/p>
“現(xiàn)在需要下鄉(xiāng)的地方不少?!?/p>
“你要是愿意把工作賣給我們,我保證讓你挑個條件好的地方!”
“哦?”
姜佑寧聽著口氣,似乎是什么大官的樣子??!
說到這里趙大伯又頓了頓,“不過具體的地方,我記得沒那么清楚!
你可以和我去知青辦!我直接拿本來!”
“好!”
見趙大伯如此坦誠,姜佑寧也不再猶豫,“我同意賣?!?/p>
眼見姜佑寧答應,趙主任一把抱住女兒,像是抱住了稀世珍寶。
“閨女,你有工作了!”
“嗯...“女孩紅著臉應聲。
看著這一幕,姜佑寧心中百感交集。
同樣是女兒,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呢?
無非是有沒有家人疼罷了。
眼見情緒逐漸平息,姜佑寧開口道,“工作的話,正常七百,我只要六百?!?/p>
趙主任似乎是明白了什么,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孩子,不必如此。”
“你能把工作賣給我們,就算是天大的人情了?!?/p>
趙主任拍了拍胸口,“接下來你的事情,我肯定當自己家閨女的事情辦!”
“不是,是這樣的!”
姜佑寧的語氣輕飄飄的,“我那個后哥不是被抓走了嗎?”
“今天我去舉報,他是個臨時工,好像已經(jīng)被開除了!”
說到這里,姜佑寧的嘴角揚起一抹笑意,
“嘶——!”
趙主任倒吸一口涼氣,這行動力!這報復心!
目光不自覺地轉(zhuǎn)向自家女兒,不由得長嘆一聲。
若是自家閨女能有這般能力,她也就不必需這樣操心了。
姜佑寧面帶微笑,“趙伯伯,我記得只要是滿16了,沒工作的人都得下鄉(xiāng)吧!”
趙大伯點了點頭,“是!”
“我手里有家里人的戶口本!您看看能不能給我那后哥報個名?”
趙大伯瞇起眼睛,心里很清楚姜佑寧打的什么主意。
無非是要報復嘛!
不過這種事情對他來講倒也算好辦!
“成,這事情包在我身上!”
趙大伯更是拿起外套,生怕姜佑寧后悔。
“走,去知青辦!”
“等等!”趙主任突然出聲阻攔,去里屋里一陣窸窸窣窣,隨后拿出來了六百塊錢遞給了姜佑寧。
姜佑寧收好錢,跟著趙大伯出去,走了大概兩公里,來到了知青辦的辦公樓。
“趙主任!”
“趙主任好!”
趙大伯不住的點頭打著招呼。
姜佑寧這才知道,趙大伯居然是知青辦的主任,怪不得能這么大包大攬的。
走進辦公室,趙大伯示意姜佑寧落座,還為她倒了杯熱水。
轉(zhuǎn)身在檔案柜前開始翻找資料。
姜佑寧開口道,心中早已經(jīng)有了盤算,“趙大伯,麻煩給我看看東北地區(qū)的吧!”
她優(yōu)先目標是黑省,吉省,遼省。
而在這三者之中,遼省更是她的首要目標!
那里不僅是她的故鄉(xiāng),更重要的是比起前兩個省份。
遼省的冬天至少不會冷得讓人難以忍受。
趙大伯聞言轉(zhuǎn)過身來,臉上閃過一抹贊許,“哦!”
趙大伯回到座位,“其實我也建議你去東北地區(qū),那里發(fā)展得不錯,糧食供應也相對比較充足!”
“天氣狀況和咱們這里也差不多。”
趙大伯拿出手邊的一沓冊子,,“要我說,去農(nóng)場倒是個不錯的選擇?!?/p>
“農(nóng)場?”
雖然她知道現(xiàn)在這個年代,沒工作的青年要上山下鄉(xiāng)去插隊,不過對于一些更加具體的細節(jié),還是知之甚少!
趙大伯呷了口水,“沒錯!”
“在農(nóng)場那邊不僅能領工資,下鄉(xiāng)補貼也比去農(nóng)村多不少。”
隨后,趙大伯更是頓了頓,“不過...”
“那邊管理比較嚴格,自由度會會差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