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生驚變劉展在刺耳的剎車聲中猛然睜眼,后腦勺傳來鉆心的疼痛。
他下意識想抬手揉一揉,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臂沉重異常,明黃色的絲綢衣袖上繡著精致的龍紋。
"陛下醒了!快傳太醫(yī)!"尖細的嗓音讓他渾身一顫。轉(zhuǎn)頭看去,
一個面白無須的老宦官正跪在榻前,額頭緊貼地面。檀香的氣息在殿內(nèi)縈繞,
青銅仙鶴燈臺吐著幽幽火光。"朕..."劉展被自己口中吐出的稱謂嚇了一跳,
沙啞的嗓音里帶著幾分稚嫩。
他低頭看向自己攤開的雙手——這絕不是他那雙因常年敲鍵盤而帶著薄繭的手。
記憶如潮水般涌來。車禍前最后看到的,是電視劇里諸葛亮星落五丈原的畫面..."陛下,
丞相已在宣室殿候了一個時辰。"老宦官小心翼翼地提醒,
"說是...北伐糧草之事..."劉展——現(xiàn)在應(yīng)該說是劉禪了——猛地攥緊了被褥。
建興十二年!這是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年頭!他強壓住狂跳的心臟,
故作鎮(zhèn)定道:"為朕更衣。"十二名宮女魚貫而入,捧著各式衣物。
銅鏡中映出一張陌生的臉:約莫二十七八歲,面色蒼白,眼下帶著青黑,
唯有那雙突然變得銳利的眼睛,與記憶中"樂不思蜀"的昏君形象大相徑庭。"黃皓。
"他試探地喚道,果然見那老宦官急忙上前。"老奴在。""去告訴丞相..."他頓了頓,
突然改變主意,"不,朕親自去見他。"穿過長廊時,劉禪的指尖拂過朱漆欄桿。
真實的觸感讓他終于確信這不是夢境。遠處傳來兵器相擊的聲響,想必是禁軍在操練。
宣室殿前,他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殿門打開的瞬間,
一個挺拔如松的身影映入眼簾——那人頭戴綸巾,手持羽扇,一襲青衣磊落,
轉(zhuǎn)身時腰間玉佩發(fā)出清越的聲響。"臣諸葛亮,叩見陛下。"聲音如古井無波,
卻在抬頭時泄出一絲詫異。劉禪敏銳地注意到,這位千古賢相的眼角已爬上細紋,
鬢邊也染了霜色。"丞相請起。"劉禪快步上前虛扶,
近距離看到諸葛亮羽扇柄上磨損的紋路,"朕...昨夜批閱奏章至三更,故而起遲了。
"諸葛亮眼中訝色更濃——阿斗何時主動批閱過奏章?
但他很快收斂情緒:"北伐大軍整裝待發(fā),唯糧草尚缺三成..."劉禪走到沙盤前,
蜀魏邊境的山川地貌一覽無余。他故意將手按在祁山位置:"丞相此次仍走祁山道?
""陛下明鑒。"諸葛亮微微蹙眉,"此道雖遠,卻可避開魏軍主力。""若走子午谷呢?
""險峻難行,若遇伏兵..."諸葛亮突然噤聲,
震驚地看著年輕皇帝從袖中取出幾張絹布,上面密密麻麻畫著改良的攻城器械。
劉禪的手指在圖上劃過:"這是拋石機改良,射程可增三成;這是連弩設(shè)計,
能十矢連發(fā)..."他抬頭直視諸葛亮,"朕以為,與其倉促北伐,不如先取南中。
"殿內(nèi)靜得能聽見銅壺滴漏的聲音。諸葛亮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羽扇,
這是他思考時的習(xí)慣動作。"陛下何時研習(xí)這些?""先帝托夢。"劉禪面不改色地扯謊,
"還教了朕制鹽煉鐵的新法。
"他故意將一袋雪白的細鹽倒在案幾上——這是他用宮中粗鹽重結(jié)晶提純的樣品。
諸葛亮拈起一撮細鹽,眼中精光暴漲。他突然深深一揖:"臣請陛下詳述。
"2 科技興國三個月后,成都西郊。諸葛亮望著眼前轟鳴的水力鍛錘,
飛濺的火星映亮了他震驚的面容。十斤重的鐵錘在流水驅(qū)動下規(guī)律起落,
將燒紅的鐵坯反復(fù)捶打。"一日可制鋼刀三十把?"他不得不提高嗓門壓過機械的轟鳴。
劉禪抹了把臉上的煤灰,得意地點頭:"若在都江堰建更大水車,產(chǎn)量還能翻倍!
"他湊近諸葛亮耳邊,"比魏國的百煉鋼如何?"諸葛亮沒有立即回答。
他伸手觸摸剛剛淬火的刀身,指尖傳來細微的震動,仿佛能感受到金屬內(nèi)部緊密的紋理。
這種新型灌鋼法打造的兵刃,強度遠超傳統(tǒng)的百煉鋼。"陛下..."他聲音有些發(fā)顫,
"此物可改變天下大勢。"劉禪笑著攬過丞相的肩膀——這個在現(xiàn)代再普通不過的動作,
卻讓周圍的官員倒吸冷氣。他明顯感覺到諸葛亮瞬間繃緊的肌肉,但意外的是,
這位古板的賢相并沒有躲開。"這才剛開始。"劉禪指向遠處冒著濃煙的高爐,
"那邊在試制新農(nóng)具,若能成功,蜀地糧食產(chǎn)量至少翻番。"他們穿過嘈雜的工坊,
工匠們跪了一地。劉禪隨意地擺手示意起身,卻發(fā)現(xiàn)諸葛亮仍保持著君臣之禮,
落后半步跟著。"丞相不必如此。"劉禪無奈道,"私下場合...""禮不可廢。
"諸葛亮正色道,但嘴角微微上揚的弧度軟化了他的堅持。突然,一陣騷動從造紙坊傳來。
兩人快步趕去,只見老匠人捧著雪白的紙張老淚縱橫:"成了!陛下說的'抄紙法'成了!
"劉禪接過紙張對光查看,纖維分布均勻,質(zhì)地柔韌。他興奮地拍案:"立刻著手活字印刷!
先用陶土試制,成功后再鑄銅字!"諸葛亮輕輕撫摸紙面,
突然問道:"陛下可知此物意味著什么?""知識不再被世家壟斷。"劉禪不假思索地回答,
"寒門學(xué)子也能讀得起書..."他猛地住口,發(fā)現(xiàn)諸葛亮的目光變得無比深邃。
在這個士族門閥壟斷仕途的時代,這句話簡直石破天驚。
"先帝若在..."諸葛亮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他轉(zhuǎn)身望向北方,
羽扇不自覺地抵住胸口,那是心臟的位置。回宮路上,兩人并肩而行。
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劉禪突然發(fā)現(xiàn)諸葛亮的坐騎比自己的矮了半頭——這是恪守臣禮的表現(xiàn)。"丞相的馬該換了。
"他故意說。諸葛亮微笑搖頭:"老臣騎慣了。
"劉禪盯著他發(fā)白的指節(jié)——那雙手正因長期伏案工作而關(guān)節(jié)變形。
一個念頭突然擊中他:這位鞠躬盡瘁的賢相,歷史上只剩不到一年的陽壽了。"從明日開始,
丞相每日需與朕打半個時辰的五禽戲。"劉禪突然道。諸葛亮愕然:"陛下?""這是圣旨。
"劉禪板起臉,卻在看到諸葛亮無奈的表情時破功大笑。笑聲驚起路邊樹上的雀鳥,
撲棱棱飛向晚霞滿天的遠方。3 南征平叛建興十三年春,滇池畔。劉禪抹了把臉上的血污,
鐵甲下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遠處傳來象兵的嘶鳴,震得地面微微發(fā)顫。"陛下,退吧!
"趙云的白須上沾著血跡,"孟獲又驅(qū)象兵來了!"劉禪瞇眼望向煙塵滾滾的戰(zhàn)場。
這是他堅持隨軍南征的第三個月,也是第七次與孟獲交鋒。前六次按照歷史軌跡七擒七縱,
但這次他決定換個方式。"把火龍車推上來。"他下令道。二十輛怪異的戰(zhàn)車被推到陣前,
每輛車后站著三名手持火把的士兵。這是劉禪秘密研發(fā)的"火龍車",
實際上就是裝載了石油噴射器的戰(zhàn)車。當象兵沖至百步距離時,劉禪猛地揮旗:"放!
"二十道火舌噴涌而出,在象群前交織成火網(wǎng)。戰(zhàn)象驚恐嘶鳴,調(diào)頭狂奔,
反而沖亂了孟獲的本陣。"全軍突擊!"廝殺持續(xù)到日落。
當劉禪親手將長劍架在孟獲脖子上時,這位南蠻王終于單膝跪地:"陛下神威,
孟獲...心服口服。"劉禪卻沒有立即赦免,反而劍鋒下壓:"孟獲,
你可知朕為何七擒七縱?"孟獲抬頭,銅鈴般的眼睛里滿是困惑。"朕要的不是你的膝蓋。
"劉禪收劍入鞘,"朕要的是你的心。"他指向遠處炊煙裊裊的村寨,"從今日起,
朕會派工匠教你們冶鐵、農(nóng)耕,你們的子弟可入成都求學(xué)..."孟獲的瞳孔微微擴大。
劉禪繼續(xù)道:"南中的銅礦,朕只要三成,余下的你們自留,朝廷按市價收購。
"諸葛亮在一旁輕輕吸氣——這條件遠比朝廷商議的優(yōu)厚。只見孟獲的喉結(jié)上下滾動,
突然以頭搶地:"孟獲愿世世代代效忠陛下!"當夜慶功宴上,
諸葛亮借斟酒機會低聲道:"陛下今日所為,恐朝中會有非議。"劉禪啃著烤羊腿,
滿嘴油光:"丞相是擔心朕對蠻夷太過寬厚?""非也。"諸葛亮搖頭,
"臣是擔心陛下許諾太多...""知道朕看到了什么嗎?"劉禪突然指向南方,
"那里有座銅山,儲量足夠蜀漢用百年。還有漫山遍野的茶樹,將來能換來無數(shù)金銀。
"他轉(zhuǎn)身直視諸葛亮,"仁義不是施舍,是投資。"諸葛亮怔住了,羽扇停在半空。
火把的光影在他臉上跳動,將那道傷疤映得忽明忽暗。"陛下...真非常人也。"良久,
他輕嘆道。劉禪大笑,將酒樽塞進諸葛亮手中:"來,今晚不許談?wù)拢?/p>
朕聽說丞相琴藝超絕...""陛下聽誰胡謅..."諸葛亮耳根微紅,
卻還是被將士們推到了琴案前。當《梁甫吟》的旋律在夜空中流淌時,
劉禪注意到諸葛亮撫琴的姿勢格外優(yōu)美,修長的手指在弦上翻飛,
完全不像平日批閱公文時的僵硬。月光為他鍍上一層銀邊,仿佛隨時會羽化登仙。這一刻,
劉禪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遺憾。他暗自發(fā)誓,定要改變這個結(jié)局。
4 星落之前建興十四年秋,五丈原。劉禪掀開帳簾時,濃重的藥味撲面而來。
諸葛亮伏在案前咳嗽,帕子上赫然帶著血絲。油燈將他的影子投在帳壁上,瘦削得令人心驚。
"陛下...怎么來了?"諸葛亮慌忙起身,卻被劉禪按回座位。"朕再不來,
丞相是不是準備累死在這里?"劉禪劈手奪過案上堆積如山的軍報,"司馬懿閉門不戰(zhàn),
你就熬夜想計策?"諸葛亮苦笑:"老臣...""老什么臣!"劉禪突然暴怒,
聲音驚動了帳外親衛(wèi),"朕三令五申要你每日練五禽戲,結(jié)果呢?你倒好,
把華佗的醫(yī)書都翻爛了,自己卻..."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諸葛亮抬起頭,
眼中竟含著笑意:"陛下發(fā)怒的樣子,很像先帝。"劉禪像被戳破的氣球,怒氣一下子泄了。
他蹲下來平視諸葛亮:"朕帶了新研制的藥。"瓷瓶里的白色藥片,
其實是現(xiàn)代抗生素的仿制品。劉禪憑借記憶中的化學(xué)知識,從霉菌中提取的粗制品。
"一日兩片,不許嫌苦。"諸葛亮乖乖咽下藥片,眉頭都沒皺一下。
劉禪卻注意到他案頭攤開的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北伐路線,最新的那條直指長安。
"陛下請看。"諸葛亮突然指向地圖,"若派奇兵出子午谷...""丞相。"劉禪打斷他,
"朕有更好的主意。"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銅制圓筒。諸葛亮好奇接過,對著燈火一看,
竟驚呼出聲——十里外的魏軍營寨仿佛近在眼前!"這叫望遠鏡。
"劉禪又掏出一個小巧的指南針,"還有這個,
配合朕改良的山地行軍裝備..."諸葛亮的手微微發(fā)抖,
他突然抓住劉禪的手腕:"陛下究竟從何處得來這些?"帳內(nèi)陷入沉寂。
劉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良久,他輕聲道:"如果朕說...朕夢游過千年后的世界,
丞相信嗎?"油燈爆了個燈花。諸葛亮的表情凝固了,但抓著劉禪的手卻沒有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