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傳來一聲大喊:“快快!今天有魚湯喝,手慢的就沒有湯喝了?!?/p>
今天輪到張浦燒飯,知青食堂排班制,輪到燒飯不錯的還好,輪到咸淡不分的也就大家集體受著。
張浦在男知青里燒菜算是挺好的,今天魚湯應(yīng)該還可以,大家紛紛擁到湯盆前,迫不及待地伸出了碗。
張小虎端起碗,先夸了下摸魚的林軍:“今天大家都要謝謝林軍,讓我們有魚湯喝?!?/p>
“這鯽魚湯真鮮!”鮮美的魚湯入口,贊嘆聲此起彼伏。
突然有人打趣道:“哎!怎么沒有魚,張浦不會是你偷吃了吧?!?/p>
張浦立即反駁,這個他鍋背不動:“亂講什么,就五條魚,林軍一條,帶他干活的四個人一人一條?!?/p>
“吃魚得小心,不要被刺卡了?!睆垙娞岣呱らT大聲說,這話酸味太明顯,其他人都捂嘴偷笑。
劉明用腳背踢了一下他:“吃都堵不住你的嘴。”心想有魚湯喝就該滿足了。
張紅英嫌棄的看著張強道:“螞蟻腿也是肉,你就湊合湊合,你沒出工沒出力,人家吃魚你喝湯,不對嗎?”
她的話剛落下,整個食堂傳出震耳笑聲。
知青們已經(jīng)十來天沒有沾葷腥,能喝上一碗魚湯,這頓大家吃的還是心滿意足。
兩天下來,在生產(chǎn)隊齊心協(xié)力下,河壩清理得干干凈凈,初秋的落葉都沒有干擾水面的整潔。
幾天下來整個生產(chǎn)隊是煥然一新。
村支書和大隊長來來回回檢查幾遍,兩人才滿意點頭。
這時一般的鄉(xiāng)村還是不太講究衛(wèi)生的,吉慶大隊是城鎮(zhèn)近郊的鄉(xiāng)村村民稍微注意,但老年村民的衛(wèi)生習慣還是比較差的。
這十年知青下鄉(xiāng),帶來的衛(wèi)生習慣也慢慢融入生產(chǎn)隊所有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這幾天的突擊下,大隊到處干凈整齊。
“支書、隊長,我們大隊現(xiàn)在比過年都干凈吧?!崩疃旄鴥扇撕竺媾鸟R屁。
李紅兵在家排行老二,平時出工不出力,到處油嘴滑舌,得了一個李二混的外號。
“要你多嘴,道生,考察隊人員的中飯還準備好了?”大隊長踢了一腳李二混,轉(zhuǎn)頭對著村支書陳道生詢問。
“菜單孫堅家讓姜知青寫好了,我安排徐知青到縣城國營飯店看了下,幾個有特色菜加上家常菜,不會有問題?!敝杂X做了萬全準備。
大隊長敲了下手里的已經(jīng)熄滅的煙桿,想了一下說:“我下午去縣里找下楊書記的秘書,確定一下到隊里的具體時間和人數(shù)。”
“確認好,你就安排人去縣里集市采買,大隊里的肉票、油票還夠嗎?!边@次修路競爭激烈,大隊長心里沒底,格外緊張。
“我現(xiàn)在就讓張會計去看下準備的肉票和副食品票,再買些油鹽醬醋調(diào)料。”村支書也生怕出一點差錯,調(diào)味料全部準備買新的。
大隊長拍了下他的肩膀,慎重道:“買好了先放你家,不要讓其他人接觸。”
兩人又絮叨半天,對了下考察線路后,就分頭去準備。
最終確定考察時間在兩天后,隨行一共六人。
兩人決定把知青食堂旁邊,張會計家隔出一間臨時屋子招待縣里考察組。
安排人里里外外又打掃一遍,座椅碗筷又檢查一遍。
安排好一切,兩人又盤算著怕有任何遺漏處,錯失了這次機會。
他們做了多年的生產(chǎn)隊工作,都清楚修路的重要性,以后但凡要是有單位在這片區(qū)域建廠,生產(chǎn)隊就有機會了。
在這里建廠,不僅生產(chǎn)隊會有收入,村民還能去上工,日子就慢慢過好起來!
在大家的期盼中,考察組終于進村了。
村口停下來兩輛黑色轎車,五六個人陸續(xù)從車上下來。
陳書記和大隊長兩人已焦急的站在村口等了一個鐘頭,看到汽車停下來慌忙上前。
最后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從車里慢慢走出來。
大隊長趕緊的伸出雙手,諂媚的笑道:“楊書記,您來了?!?/p>
剩下的幾個人,大隊長陳書記都上去一一寒暄。
楊書記看向他倆:“我們先去稻田里看看,這幾天就快收稻子了吧。”
大隊長慌忙上前帶路,向農(nóng)田走去。
隨后浩浩蕩蕩的人群,走在田間地頭,村支書和大隊長忙前忙后,詳細介紹隊里的情況。
張紅英到自留地里準備拔些蔥,在遠遠的一群人中一眼就看到鶴立雞群的齊淵。
她激動的跑到地頭蘇瑤的跟前,緊抓著蘇瑤的雙手不停地搖晃著:“蘇瑤,你去幫香芹嬸子,齊同志來了,我去看看,行啊!”
說完對著蘇瑤不停的眨著她的大眼睛。
蘇瑤被她的熱情弄得哭笑不得:“你問下香芹嬸子,她同意,我就去頂你,婦女主任的話我肯定要聽?!?/p>
“謝謝我的好妹妹了!”開心的拉著蘇瑤向食堂方向跑去,就怕來回跑耽誤時間。
到了食堂門口,她讓蘇瑤在門口等她,自己先進去。
不一會就看她跑了出來。
“香芹嬸子同意了,你去食堂吧,我先走了?!蹦樕系男θ菰趺炊疾夭蛔?。
蘇瑤不解的看向她:“你是怎么說服香芹嬸子的?!?/p>
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敢輕易換人的。
她貼著蘇瑤耳邊小聲的說“你不要告訴別人,香芹嬸子問你,你就說是的。
我說,我拉肚子非常嚴重,萬一不小心出問題支書能扒了我們的皮,又說你平時做菜也很好,讓你頂上?!?/p>
蘇瑤看著開心不已的姑娘,搖了搖頭向食堂走去,張紅英快步走向考察隊方向。
香芹嬸子看蘇瑤走來了,忙指揮她先幫忙擇菜、洗菜。
她看著蘇瑤干活麻利的勁,心想這姑娘是把好手,暗自點頭。
她自己把洗好的切盤準備,廚房里三個人井然有序的忙碌著。
楊書記看著忙碌在田間知青們問道:“陳支書,你們生產(chǎn)隊多少知青同志啊,平時工作生活安排的怎么樣,生產(chǎn)隊一定要關(guān)心這些知青同志?!?/p>
楊書記估計今后國家對這些知青,政策上肯定會有些變化。
村支書連忙回道:“我們隊有十八個知青同志,另外還有兩個是到生產(chǎn)隊改造的。
生產(chǎn)隊非常關(guān)心他們,我們隊的知青大院屋子是縣里最多的,基本就兩三個同志一間屋。
楊書記看著這些二十出頭的知青,語重心長地對著大隊長說:“好好幫助這些知識青年,也要用他們的知識幫助你們做好鄉(xiāng)村建設(shè),他們都是希望。”
這些知青們要是出了成績,就是他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