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躍民看到自己也擁有穿越人士的標配金手指后,他開始嘗試自己的這個金手指如何使用。
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測試,鐘躍民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空間可以收納現(xiàn)實世界里面的任何東西。
就連有生命的生物都能放進去。
而且,鐘躍民還驚奇的發(fā)現(xiàn),空間里面和空間之外的時間流失比例是一比三十的存在。
外面過去一天,里面就過去一個月時間。
他在里面空間內(nèi)待了很久,最后出來的時候,才過去十幾分鐘的時間。
鐘躍民整個人別提有多開心。
此時此刻,他都仿佛看到無數(shù)花不完的錢從四面八方飛到自己的口袋里面。
一比三十的時間流失的速度,這代表著鐘躍民要是在自己的隨身空間里面養(yǎng)殖一些家禽。
只要需要三天的時間家禽就可以出欄拿去外面換錢。
哪怕是養(yǎng)殖豬、牛、羊這些大型的家畜,最多也就十幾天就可以出欄。
一個月可以出欄三次,這種恐怖的出欄效果能給他帶來多少瑪尼的收入?
這一點,鐘躍民根本就沒有辦法相信。
不過現(xiàn)在,鐘躍民也是有難題的存在。
那就是豬牛羊這種大型家畜不是你說養(yǎng)就能養(yǎng),豬崽放在這個年代,你說它是戰(zhàn)略資源都不為過的存在。
六十年代末期,才剛剛解決最基本民眾糧食的吃穿用度。
而且,還是按照嚴格執(zhí)行,按照人均分配食物的情況下,才能做到維持民眾不餓肚子。
要知道,五九年到六二年這三年期間,華夏遭受前所未有的大災(zāi)荒。
民眾被餓死的數(shù)量超過恐怖的千萬,也是華夏在成立以來遭受過最嚴重自然災(zāi)害。
易子而食大家覺得這只會出現(xiàn)在古代的時候,殊不知,在那三年的時間里面。
不知道有多少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做出這些事情出來。
人為了活下去,什么事情都是能做得出來。
更加不要說,那三年的時間內(nèi),造成超過當時上千萬人口被餓死。
現(xiàn)在距離那大災(zāi)荒才過去短短六年的時間。
人都是吃不飽的階段,誰還會去養(yǎng)豬?
吃肉就更加不要想。
養(yǎng)牲口都是一個村的大隊來養(yǎng),豬都是屬于公家,養(yǎng)一頭豬都是能算工分。
豬肉出欄也都是賣給公家。
那些在黑市上面出現(xiàn)的豬肉,都是村子大隊里面多養(yǎng)殖出來的家豬,由村子里面殺了,再拿去黑市上面偷偷販賣。
個人養(yǎng)豬的也不是沒有,只不過,個人養(yǎng)豬更困難一點。
大隊里面養(yǎng)豬是整個大隊的人都要每天給豬打豬草喂豬。
個人養(yǎng)豬,需要你個人每天打豬草養(yǎng)豬。
可是每個人每天都是要去做事賺工分養(yǎng)家,大隊里面的事情每家每戶都是需要去做。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你家里面既然要去養(yǎng)豬,那么你就要承擔豬每天要吃東西。
所以,養(yǎng)豬也是一件有很大壓力的事情。
鐘躍民心中也是在第一時間放棄養(yǎng)殖這些大型家畜。
豬都養(yǎng)不了,牛和羊就更加不用多說了。
牛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可是耕地的主力,很多人都是舍不得吃牛肉。
羊也是一樣。
但羊比起豬和牛來說,屬于更容易得到的家畜,畢竟,羊的體積比起豬和牛來說,要小很多。
還是很好就可以養(yǎng)殖的存在。
不過,鐘躍民并不打算購買羊,他選擇購買一些雞、鴨、鵝的幼苗來養(yǎng)殖。
因為,這些家禽比起牲畜更好購買,只要在黑市上面就可以購買到。
想到自己要利用空間養(yǎng)殖的家禽,鐘躍民開始在自己的空間里面去搭建家禽居住的雞窩,鴨舍去了。
經(jīng)過鐘躍民在隨身空間里面忙碌兩三天的時間,他終于是把雞窩,鴨舍給搭建好了。
他的這個隨身空間面積有很大,足足十平方公里那么大小,相當于一千萬平方米。
除了茅草屋和那口漢白玉做成的水井外。
這十平方公里之外都是一片霧蒙蒙的地方,鐘躍民也靠近過這些地方。
可當他伸手想要觸摸時,一道無形壁壘阻擋了他觸摸那黑霧。
但是當他把石頭丟入黑霧里面時,那石頭可以輕松的穿過進入黑霧之中。
鐘躍民也知道,活物并不能通過里面。
而這十平方公里的范圍,都是屬于平地,用來種菜和養(yǎng)殖最合適不過。
鐘躍民已經(jīng)想好要如何安排好這空間。
傍晚的時候,鐘躍民離開大院,來到四九城之外的一個交易市場。
這個交易市場是傍晚的時候才會開始交易。
雖然不是鬼市,但這個市場也算是允許開設(shè),來市場擺攤的人,都是可以自由交易。
這種交易可以是用任何的方式,你可以以物換物,也可以用錢來交易。
所以,這個市場不會有人來管理。
而來這里市場買菜的人,并不是有很多,大多都是一些普通民眾來這里以物換物,交換一下東西。
當鐘躍民來到交易市場里面時,整個市場里面并沒有多少交換物品的人。
只有一些擺攤的民眾,把自己家里面多出來的一些東西拿出來交易。
這個交易市場并不是什么正規(guī)的交易市場,只是四九城郊外的一塊空地上面擺攤。
每個攤子上面擺放的物品都沒有多少。
三三兩兩,哪怕是擺放多的攤位,最多也就才七八件商品而已。
鐘躍民在市場上面的攤位逛了起來。
這些攤位出售東西基本上都是一些地里面種植的蔬菜,只有少數(shù)的攤上會擺放一些雞蛋,還有三兩條魚擺放在上面。
但這些都不是鐘躍民想要購買的東西。
于是,鐘躍民走到一個販賣雞蛋的老婆婆面前問道。
“老婆婆,你知道什么地方有雞仔賣嗎?”
那老婆婆聽到鐘躍民問的話,她立即朝鐘躍民開口道。
“小伙子,雞仔這東西不能在市場上面出售,超過三只就要被判定資本主義?!?/p>
六七十年代的確是有這個規(guī)定,個人養(yǎng)殖的家禽是不允許超過三個。
哪怕是雞仔也是一樣,一旦超過四個就會被判定為資本主義,拉去批斗都是輕的。
“老婆婆,那這雞蛋怎么賣?”
鐘躍民不能賣雞仔,那就只能退而求次購買雞蛋來孵出小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