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京口。
后世的鎮(zhèn)江,位于長江下游、緊鄰南岸,此時乃江東政權(quán)的核心治所。
吳侯府。
主位上端坐一人,碧眼紫髯,正是孫權(quán)。
下方文武分列左右,諸葛亮以使者身份居于次席。
場中氣氛沉悶,完全不像是設(shè)宴款待的樣子。
“敢問吳侯,對于聯(lián)盟之事,意下如何?”諸葛亮主動開口。
孫權(quán)面露矜持,一時間沒有開口。
“主公,休要中了孔明的奸計!”張昭出言打斷,“什么聯(lián)盟?分明是劉玄德無力抵御曹公,想借我江東之兵,拉主公下水抵擋王師,其心可誅!”
“戰(zhàn)端一開,生靈涂炭?!鼻厮筛胶偷溃骸安芄钐熳右杂懖怀?,主公歸順朝廷、歸順天子又有何妨?任不失封侯之位??!”
“反倒是戰(zhàn)火一起,主公失了大義,戰(zhàn)敗后要淪為階下囚。”
“張公之言,正合天意!”無數(shù)文臣盡皆起身,附和道:“還望主公三思!”
看著場中大部分主降,孫權(quán)面露不虞之色。
“荒謬!”程普起身怒斥,“江東歷經(jīng)三世,安忍朝夕廢棄?!”
“大膽!”張昭詰問道:“普天之下,莫非漢土!”
“老將軍此言,是說孫氏歷來割據(jù)江東,不服朝廷約束嗎?”
“你...”
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頓時說得程普啞口無言,索性表態(tài)道:
“主公,末將愿為江東死戰(zhàn)!”
“愿為江東死戰(zhàn)!”黃蓋、韓當?shù)壤蠈⒓娂婇_口附和。
文臣主降,武將主戰(zhàn)。
不過后者的聲勢,顯然不如前者。
一方面,大量青壯武將,都還在鄱陽留守呢。
另一方面,張昭是文臣之首,但程普卻不是武將之首。
真正能為江東一錘定音之人,目前尚未歸來。
主位上,孫權(quán)舉棋不定。
從內(nèi)心而言,他自然不愿投降。
但主降之人聲勢浩大,孫權(quán)又不想強壓下去,從而得罪以張昭領(lǐng)銜的眾多文臣,想等一個人回來再說...
次席上,諸葛亮冷眼旁觀。
先前舌戰(zhàn)群儒,該說的都已經(jīng)說了,奈何除了逞一時之快,效果寥寥無幾。
無他,無論是戰(zhàn)是降,在場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算計。
對于張昭、秦松而言,江東孫氏的存亡,跟他們并無太大關(guān)系。
在哪當官不是當官呢?
何況從地方進入中央,對于他們還有更加廣闊的天空。
例如華歆、王朗、張纮之輩,原本也都在江東孫氏為官。
后來去往朝廷,如今都得到高官厚祿。
故而對投降派而言,賣了江東向曹操邀寵,會有更遠大的前途與利益。
反倒是負隅頑抗,會落得一個冥頑不靈的罪名。
自然而然,這群人拼命要投降。
何況在名義上,此舉并非投降曹操,而是歸順朝廷、歸順天子。
只要臉皮厚,說出去也不丟人...
投降沒危險、不丟臉,還有更好的前途,以張昭為首的文臣自然拼命主降。
反觀武將方面,江東是他們一刀一槍打下來。
追隨孫氏父子三代,有一定感情在內(nèi),拱手讓人難免不甘心。
另一方面,武將的情況與文臣恰好相反。
文臣投降還能繼續(xù)得到任用,甚至是重用。
可武將一旦投降,大概率會被閑置。
除非特別出眾,還有可能得到任用,但也很難得到完全信任。
例如曹操帳下,張遼、徐晃、張郃都是降將。
雖說會用他們,但不會授予兵權(quán)。
真正的兵權(quán),曹操只交給宗親。
也就是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這些人。
一旦投降曹操,江東武將都會丟失兵權(quán)。
反之保全江東,這些武將還能手握重兵。
兩相比較,對于武將而言,自然是主戰(zhàn)的利益更大。
文臣主降,武將主戰(zhàn)。
雙方爭執(zhí)不下,局面一時間僵持在這里。
“諸位稍坐,我去方便一下?!?/p>
見局面尬住,孫權(quán)借機尿遁離開。
顯然是想玩一手拖字訣,不愿意立即表態(tài)。
諸葛亮看到這一幕,不禁暗暗搖頭,無奈道:
“難道孫劉聯(lián)盟就這樣胎死腹中?眼睜睜看著曹賊竊取天下...”
一旁的魯肅聞言,寬慰道:“孔明莫急,或許會有轉(zhuǎn)機?!?/p>
“什么轉(zhuǎn)機?”諸葛亮看了眼孫權(quán)離去的方向,“連吳侯都不能決斷,江東還有誰能一錘定音?”
“大都督也?!濒斆C撫須道。
“莫不是那位周郎?”諸葛亮眼睛一亮,旋即黯然道:“可咱們?nèi)ヌ酵麜r,此人尚在昏迷之中啊。”
“孔明有所不知。”魯肅解釋道:“前些日子,醫(yī)師從鄱陽傳回消息,說大都督脈象逐漸恢復(fù),或許近期就能醒來?!?/p>
諸葛亮聞言默然,被動等待不是他的行事風(fēng)格。
無論如何,都要迫使江東主戰(zhàn),而非投降。
只有主戰(zhàn),孫劉兩家才有聯(lián)盟的基礎(chǔ)。
反之,江東直接投降,劉備獨木難支,根本無法抵擋曹操大軍碾壓。
“孔明且坐?!?/p>
見諸葛亮沉默不語,魯肅作勢起身,道:
“我先去穩(wěn)住主公,在大都督回來前,莫要輕易表態(tài)?!?/p>
“子敬自便。”
目送魯肅離席去追孫權(quán),諸葛亮稍作沉吟后,也緊隨其后起身。
不過并非去追魯肅,更非面見孫權(quán),反而是徑直離開...
館驛。
劉備的使節(jié)團在此落腳,除諸葛亮本人外,另有隨行人員若干。
“軍師,可曾說服吳侯與咱們聯(lián)盟?”
諸葛亮剛回來,便有一群人圍上來詢問。
“懸而未決?!敝T葛亮眉頭緊鎖,“說是要等江東大都督回來?!?/p>
“可我見過周郎,其人尚在鄱陽,更是負傷昏迷,這要等到何時?”
“萬一醒不來...”
聽諸葛亮這么說,一時間眾人愁容滿面。
“唉~”諸葛亮嘆息一聲,“事態(tài)緊急,不得已也只能出此下策...”
“軍師計將安出?”眾人急忙追問。
“你們各自在城中散播流言,切記不可被人抓住馬腳?!敝T葛亮頓了下,繼續(xù)道:“就說曹操有言,攻打江東實則是為了二喬...”
激將法!
只不過并非針對某人,而是激將整個江東。
二喬身份尊貴,大喬為孫策之妻,小喬為周瑜之妻。
現(xiàn)在傳出流言,曹操對二喬有覬覦之心,江東還有臉投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