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這個黃花梨的條案柜得你報價。
30000塊錢。
廖十三簡單粗暴,廖晨光、廖成華,廖成德三個人就是一陣懵逼。一個院子的廖成幫,2000多斤的紅木老床才賣28800塊錢,這個黃花梨的條案柜也不過兩三百斤,居然報價30000塊錢,那一斤木料不是要投兩三百塊錢,
劉華陽搖了搖頭,
兄弟,貨是好貨,小葉花梨木,木質(zhì)非常好。但是這個價格我確實吃不下,因為我都賣不到30000塊錢。
劉哥,你往這里看。
劉華陽蹲了下來。廖十三打開一個抽屜,
看見沒有,這兩根龍柱。
廖十三又打開一個抽屜,
看見沒有,這兩根龍柱。其他的我不說,就這四根龍柱,木材的材質(zhì)和條紋清晰可見。起碼是300年以上的花梨木。劉哥,我沒說錯吧。
好在哪里,為什么值錢,得說出個子丑寅卯來,廖十三玩古玩幾十年,門兒清呀,劉華陽微微點頭。
如果說是100年的花梨木,我最多給你報價10000塊錢,兩百年的花梨木。我可以給你報25000塊錢,
一寸花梨一寸金,三百年的花梨木,我報33000塊錢都不過分。我甚至可以跟你簽個協(xié)議,兩年之內(nèi),這個條案還沒賣出去,50000塊錢,我把它買回來。
但是我想那種情況不會出現(xiàn)。這個條案放在你這個店里。一年之內(nèi),我保你賺5000塊錢沒有問題。
劉華陽點了點頭,這小子真不簡單呀,連利潤都給他算出來了。要說這個花梨木條案柜。品相打個95分加,他拿去賣個三萬五千塊錢完全沒有問題,如果再放兩年,賣個五萬塊錢輕而易舉。
行吧,兄弟,成交??偣?0860塊錢,
劉哥,再意思一下,30900塊錢吧。因為我們是六家人分,
好說好說。
三砸100乘以100塊四尾人頭,就是30000塊錢,另外再加9張100塊四尾人頭。三爸廖晨光早就準(zhǔn)備好了裝錢的背簍,將30900塊錢放進背簍里,四爸和幺爸就像兩個保鏢一樣,保護著背簍。
錢太多,沒有走大門。走大門的話,李大腦殼,王欻欻那幫人又要過來東問西問,畢竟是30000多塊錢,誰也不敢大意。
1990年有一趟五路公交車,從解放碑到觀音橋。5分錢車費,四個人兩毛錢,今天帶著30000多塊錢的巨款,4個人選擇坐五路公交車到觀音橋,
步行兩里地到紅旗河溝。坐客車到新牌坊,一個人花了兩毛錢,四個人花了八毛錢,總共花了一塊錢。
從新牌坊下車之后,運鈔的三個人才松了口氣。那個年代的農(nóng)村人,總覺得城里壞人多,不安全。
十三、花梨木比紅木還值錢嗎?
三爸,不是花梨木比紅木值錢,是花梨木的年限比紅木長。
為什么木材年齡越長越值錢呢?
不是所有的木材年限越長越值錢,比如我們村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桉樹。這個桉樹有個缺點,年限長了就容易脆斷。
但是有的樹木就不一樣,比如紅杉。小葉紫檀、花梨木,紅木。烏木,血木等等,這些樹木的硬度和密度起碼可用千年以上。
而且在古代,這些優(yōu)質(zhì)木材屬于稀缺資源。都是皇家御用。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比如說廖承邦那架紅木床和這個花梨木條案。很有可能是古代皇家,或者是王公貴臣家里流出來的,至少也是出自大戶人家。
廖成邦家的紅木老床,2000多斤才賣28800塊錢。這個條案才兩三百斤,能賣30000塊錢,是不是花梨木比紅木值錢?
古代家具不能按重量計算,一個物件的價值主要看品相和年限。更不是花梨木比紅木值錢,而是花梨木比紅木的年限長,所以這些家具。不但有其經(jīng)濟價值,而且還有其歷史價值。
十三,你怎么懂這么多。
很簡單嘛,和這些老板接觸久了,自然就會了。
回到家里,家里人早把飯菜做好,全家人都等著分錢呢。幺爸廖承德眉飛色舞地將今天的經(jīng)歷講述一遍,廖晨光將30900塊錢交給大哥廖成人。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廖成仁是大哥。當(dāng)然由他來分錢。
你高興個屁,我就說有可能撿到廖成幫家28800塊錢的紅木床嘛。你還說我想屁吃,結(jié)果被我說中了吧,
說話的是幺嬸蛋習(xí)美,
和你有啥關(guān)系,那只是運氣好而已。
幺爸,我覺得幺嬸那張嘴巴是開了光的。說能撿到,就能撿到。
屋子里的人哈哈大笑,廖成仁說道,
咱們先把錢分了,錢分了之后再喝酒。30900塊錢,每家5150塊錢。
三爸廖晨光說道,
大哥,這個錢不能這么分,我們一家人用了一天時間,就掙了30000多塊錢,現(xiàn)在城里面上班的人,多好的工作一個月才掙100來塊錢。
我認為一家人分五千塊錢就行了。就這五千塊錢來講,相當(dāng)于一個人上四五年班。我們用一天時間就掙到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十三給我們帶來的。
所以剩下的900塊錢應(yīng)該歸十三,這是最起碼的標(biāo)準(zhǔn)。你們覺得呢?
三哥說的對,900塊錢應(yīng)該給十三,
對對對,如果不是十三懂這些,那個劉老板肯定出不了這么多錢。
全家人一致認為900塊錢應(yīng)該給廖十三。廖十三怎么會看得上這幾百塊錢呢?前世的記憶,老爸作為大哥。和兄弟姊妹之間或多或少產(chǎn)生了些矛盾,
實際上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兒。主要的原因是那個時代的人太窮了,重活一世,自己啟動了開掛人生,他當(dāng)然要帶領(lǐng)自家人共同富裕。
各位長輩,老表弟兄。親兄弟,明算賬。三爸說過分六股賬就分六股賬。這個問題就不討論了,老爸,分錢吧,
廖成仁分錢,一家人分5150塊錢。
有了這筆錢,你們打算干點什么呢?
現(xiàn)在黃金漲的厲害,我想買點黃金。
說話的是三嬸劉芳,
廖成光說道,
買啥黃金?我看再添點錢,買頭奶牛來養(yǎng)?,F(xiàn)在村兒里面很多人都在養(yǎng)奶牛。
老媽王翠蘭說道,
現(xiàn)在銀行16%的利息,我看存銀行吧。
四嬸劉玲玲說道,
大嫂說的對,我看存銀行可以。
五姑爺唐延群說道,
我覺得養(yǎng)奶牛比較好,我們沙堡一隊有很多養(yǎng)奶牛的,買一頭奶牛才萬多塊錢。少的兩天交一百五六十塊錢的奶,多的兩天交一百七八十塊錢,兩百多塊錢的都有。
一家人開始討論起這筆錢來。有搞養(yǎng)殖的。有買黃金的,有存銀行的,爭論不休,一家人的眼睛不約而同的看向廖十三。
現(xiàn)在廖十三在一家人眼里。那是見過世面。最有本事的人。這段時間的幾個動作,介紹買廖成邦的床,賺了600塊錢。
相當(dāng)于打工半年,這一次撿舊家具,只用了一天時間,一家人分了5000多塊錢。這錢也太好掙了,說明這小子腦殼空少。
十三,你說說,這筆錢怎么花。
是呀,十三,你現(xiàn)在是我們家最有本事的人,你就說說唄。
你們大人說話,我就一個小孩兒,哪有資格插嘴呀?
你就別拽了,顯得你有本事是吧,我們還求你不成,
是呀,就你臉大,又不是什么商業(yè)機密,你還拽上了?
說話的是二孃孃廖成慧和五孃孃廖成樹,一家人哈哈大笑。
廖十三想到前世。五姑爺家養(yǎng)奶牛掙了錢,后來發(fā)展到三條奶牛。日子過得不錯,但是三爸家就慘了,前后養(yǎng)了兩頭奶牛,
養(yǎng)第一頭奶牛。養(yǎng)了沒多久,奶牛生病死了,賠了10000多塊錢。后來又養(yǎng)了一頭奶牛,結(jié)果又不下奶。
不下奶的奶牛就沒價值了,后來將那頭奶牛賣肉,九幾年的牛肉賣5塊錢一斤,千把斤奶油賣了五千多塊錢,虧了七千多塊錢。兩頭奶牛虧了20000多塊錢。
各位老輩子們,我先說說養(yǎng)奶牛吧。養(yǎng)奶牛完全看運氣。剛才唐姑爺說的兩天賣一百七八十塊錢,200多塊錢,那是運氣好,
但是也有運氣不好的,奶牛不下奶或者少下奶。一頭奶牛一萬三四千塊錢,一頭好奶牛要一萬七八千塊錢,
人家養(yǎng)奶牛的心頭也有數(shù),好奶??隙ú粫阋速u,便宜賣的奶牛。就說不清楚了,如果說從小母牛開始養(yǎng),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和風(fēng)險,
但是養(yǎng)大奶牛需要時間。養(yǎng)大了之后,下不下奶也說不清楚,同樣需要承擔(dān)風(fēng)險。俗話說,未料勝,先料敗。要想靠養(yǎng)奶牛掙錢,首先要承受得住失敗帶來的打擊。
句句在理,字字戳心,廖十三分析的很透徹,一家人內(nèi)心對廖十三充滿了敬佩。
現(xiàn)在這間屋子的人,別的我不說,三爸就不適合養(yǎng)奶牛,
為什么是你三爸,
三爸是一九五三年的,屬蛇,從風(fēng)水上講,三爸就不適合養(yǎng)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