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純屬虛構,請勿代入現(xiàn)實)
多元歷2002年,多元世界,龍國,四九城一處監(jiān)獄里。
“王安得,出來,有人要見你。”
王安得戴著手銬腳鐐走進會見室。
來見王安得的人揮揮手示意其他人先出去,其他人有些擔心,畢竟王安得屬于極度瘋狂的危險份子,不過來人表示不必擔心。
其他人出去后,王安得隔著鐵柵欄看著對面的人冷笑道:“沒想到是你來看我,陳總,抓到了我王安得你應該很高興吧?”
被王安得稱作陳總的人名叫陳忠民,是四九城工安局的行真副隊長。
(本書中一些部門和詞語字眼作者會用諧音或者另一種說法,大家明白就行,之后就不做備注了,請各位讀者老爺諒解)
陳忠民說道:“你也是六十的人了,想想這時間過得還真挺快的?!?/p>
王安得說道:“你不說我都沒發(fā)覺我已經(jīng)六十了,你看我這樣子明顯就是五十不到的樣子啊,別在這里感嘆煽情了,有話就說。”
陳忠民說道:“你被判了死刑,罪名是故意殺人,故意傷人,組織領導h勢力等等,其他的我不說你也知道,看你現(xiàn)在這樣子難道你對自己所犯下的種種罪行就沒有一絲悔恨之意?”
王安得笑了一聲:“切?!蹦樕弦桓背靶χ畼?,眼中沒有后悔不甘之意,更沒有認命的意思。
王安得說道:“你多大年紀了?說話做事還這么天真,你難道就沒點兒難以啟齒的事情了?罪行?悔恨?我為什么要后悔?”
陳忠民呵斥道:“王安得,你嚴肅點!”
王安得嘲笑道:“怪不得雨水選擇和我在一起,看看你這樣子,我都懶得說你,我嚴肅點?你要搞清楚,我之所以被抓那是因為我自己愿意被抓,否則你覺得就憑你能抓住我?”說罷王安得低頭發(fā)出譏笑。
王安得明顯的激將法陳忠民還是聽得出來的,陳忠民也不惱說道:“今天我來看你就是何雨水委托我來的,你放心,你在行刑前會有機會見家人一面的,說實話,其實我并不想來見你?!?/p>
王安得頭也沒抬說道:“可你還是來了。”
陳忠民說道:“我很好奇,你被抓后痛快認罪,但是又不交代具體經(jīng)過,連動機也不肯說,這是為什么?”
“你和何雨水住在一個院子里,我也知道你,你以前在院子里就是個老實人,怎么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反正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了,就當是和我談談心,好嗎?”
王安得緩緩抬起頭,臉上依然帶著笑,可是眼中的回憶卻好似回到了那個晚上,那個他剛來這個世界的神奇夜晚……
王安得前身名叫王安德,出生于平行世界龍國西南,從他有記憶開始他就知道他是一個孤兒,據(jù)孤兒院的老奶奶告訴他,他是被她在孤兒院門口撿到的,當時也報了工安,不過沒人來認領,也是,有心拋棄為何又要來認領呢?
老奶奶看他可憐便留下了他,老奶奶說因為她姓王,所以為他取名王安德,王安德只知道自己應該是1993年7月出生,具體哪一天就搞不清楚了。
在孤兒院生活了十八年,成年之前奶奶過世了,王安德傷心欲絕,因為奶奶給了他認為在這個世上最溫暖的家,成年后王安德離開孤兒院找了份工作,談了個女朋友,本以為人生就這樣過了,誰知道王安德的女朋友因為嫌棄他沒出息勾搭上了一個有錢人被王安德撞見了。
有道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王安德便與對方打了一架,王安德肯定是被打的那個,最后還被別人誣陷他故意傷人判了三年,連他的那個女朋友也沒有為他說話反而跟著一起指證他。
后因表現(xiàn)良好王安德提前出來了,他深知社會的殘酷,自己沒背景沒家人,說白了哪天不明不白的死了都不一定有人收尸,想到這里王安德決定好好生活重新開始。
他再次找了份工作,一天下班路過,看到一個姑娘過馬路的時候有車極速行駛過來,姑娘都懵了在原地一動不動,王安德沖上去一把把人推開,自己卻被撞出去幾米遠腦袋重重磕在地上,可想而知必死無疑。
王安德靈魂出竅看到撞他的人駕車逃跑,旁邊的人報了工安,得知王安德是孤兒,沒有親人朋友,被救下來的那個姑娘以及她的家人壓根沒有為王安德收尸的意思。
王安德感覺人生不值得,心里怨氣橫生,這時一道只有他能看見的光出現(xiàn)把他一個旋渦當中……
多元歷1960年1月9日晚上,多元世界,龍國,四九城東,南鑼鼓巷95號四合院。
作者畫畫不行,請各位讀者老爺諒解,將就著看,做個參考就行,如果各位讀者老爺覺得不行,我盡量手畫一幅
部分人物出生時間
今天是三九天,北方的冬天一直這么寒冷。
四合院后院的一間屋子里,王安德突然醒來,寒冷的天氣讓他一激靈,現(xiàn)在是晚上家里又沒有燈光,不過還是有些微弱的亮光,王安德看了看身上這單薄的棉衣一臉懵逼。
王安德心道:“這是哪兒?我剛才不是因為救人被迎面而來的車輛給撞了嗎?這到底怎么回事?”
隨后王安德腦袋一陣劇痛,一幕幕的畫面向他涌來,這是原身的記憶。
原身名叫王安得,出生于1942年7月,家住95號四合院后院正房,王安得出生之前這院兒里來了一個老婦人,因為耳朵有時候不好使被大家稱呼為聾老太太,王安得的父親王友民和母親鄭曉玲看老太可憐孤苦無依便讓聾老太住進了自己家,要知道那年頭誰敢私自往家里帶人?
聾老太住進了現(xiàn)在王安得住的這一間,后來易中海當選一大爺便提出由他照顧聾老太。
王安得的父親是紅星(第三)軋鋼廠的采購員,為人老實本分,只做好本職工作,五八年底一次下鄉(xiāng)采購途中被人劫道導致死亡,母親鄭曉玲因為不適合干采購工作,廠里考慮之后將鄭曉玲安排在食堂。
父親死后,易中海開全院大會裹挾讓王安得母子搬到小的那間,讓聾老太住大的那一間,美其名曰尊老愛幼,以后等王安得成家再說。
母親性子軟,王安得又是個悶葫蘆,只能默默地被動接受。
可是聾老太對母親鄭曉玲非常關心,隔三差五地送吃的過來,這倒是讓鄭曉玲覺得有些暖心感動,殊不知這一切的背后都是陰謀。
五九年底,鄭曉玲病重,家中的錢這幾年被院子里的鄰居借了個精光,包括父親死后留下的撫恤金,王安得想帶母親去醫(yī)院,可母親說什么都不去。
母親病重之后,這院子里的人瞬間變了一副面孔,不對,應該是知道王家已經(jīng)沒有錢以后這院子里的人就不再搭理他們,母親病重之后聾老太也再沒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