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瞥了一眼臉色潮紅的朱棡,怎么會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由心中冷笑,想那些不該想的,有什么用?還不如想著把屁股洗洗干凈!你有多殘暴,自己沒點數(shù)的嗎?要是天幕把你爆出來點啥,你可就要步秦王朱樉的后塵了。
【話說李景隆還真是個人物,雖在北平打了個大敗仗,后面還會有大敗特敗,但此人卻依舊有過人之處?!?/p>
【與燕王數(shù)戰(zhàn),前后喪師數(shù)十萬,丟失的糧草、武器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甚至令朝廷攻守之勢逆轉(zhuǎn),黃子澄在內(nèi)的無數(shù)文官紛紛上疏,認(rèn)為李景隆失律喪師,心懷二心,應(yīng)予誅殺,以謝天下,然建文帝朱允炆一概不聽?!?/p>
【建文四年,或稱洪武三十五年六月,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李景隆被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jìn)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并增歲祿一千石。當(dāng)時,朝廷每議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連靖難諸功臣都為此憤憤不平?!?/p>
【后人因李景隆給燕王送兵、送糧、送武器,還開門迎燕王,戲稱其為“靖難第一功”,后李景隆還與解縉一同為永樂大帝再修明太祖實錄,此人歷經(jīng)洪武、建文、永樂三朝,最終活到了永樂末年,實在不可謂不厲害。】
“嘩!”
滿朝文武嘩然,建文帝是傻子嗎,這種人不剁了喂狗,留著是為啥?難道因為李景隆長得帥?還是說建文帝只會殺叔?
“???”李文忠也是傻眼了,敢情自己的好大兒還真是臥底???
不過他也是松了一口氣,李家和耿炳文一樣,安全著陸。
但下一瞬間,心再次提到嗓子眼,可現(xiàn)在太子朱標(biāo)還活著啊,他會怎么想?
“開門迎燕王,還靖難第一功?哼...”朱標(biāo)冷冷一哼,眼中殺意一閃即逝。
朱允炆的所作所為,雖然自己聽了都想掐死,但卻是實打?qū)嵉淖约簝鹤?,任誰聽到自己兒子被人這般欺辱,也是難掩憤慨。
李景隆,本太子記著你了,朱標(biāo)暗暗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記下了這個名字。
“砰!”朱元璋又看到洪武三十五年,心頭之火蹭蹭蹭的往上冒,右手重重的拍打在龍椅的把手上,發(fā)出一聲低沉的悶響。
朱元璋豁然起身,指著鵪鶉一樣的朱棣怒罵道:“好你個朱棣!洪武三十五年,你這是什么意思?咱是從死而復(fù)生了嗎?咱是從棺材里爬出來的嗎?啊!說話!”
“......”朱元璋暴怒,朱棣完全不敢接話,只是低著頭。
朱棣心里也是發(fā)苦,感覺很冤枉,未來自己那清奇的腦回路,他暫時也理解不了,但卻沒法頂嘴,不然老爹徹底暴走,那他就等不到未來了。
“還再修明太祖實錄,你想干嘛?史筆如鐵,堅不可摧,沒有人會承認(rèn)你是順位繼承的,你就是反賊,你就是徹頭徹尾的竊國之賊!”
朱元璋的語氣很重,重到朱棣幾乎不可承受,“噗通”一聲,他跪倒在地。
“重八.....”馬皇后拉住了朱元璋,勸慰道:“允炆削藩有如削命,若是再由得朝堂上的文臣折騰下去,咱們的大明就要亡了,而四兒奉天靖難,何嘗不是再造大明?!?/p>
“呼...呼...”朱元璋喘著粗氣,他的掌控欲極強(qiáng),寫皇明祖訓(xùn),就是為了后代大明的皇帝照著他畫下的線一步步走下去。
而朱棣的出現(xiàn),卻將他勾勒出的線條通通打亂,也將大明王朝帶向另一個不知道好壞的方向。
奉天殿外,群臣鴉雀無聲,而天幕則在繼續(xù)。
【朱棣還對太祖皇帝的看法異??粗?,或者說特別在意正統(tǒng)性,乃至不惜篡改明太祖實錄以自欺,其中記載太祖皇帝言:朕第四子賢名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為太子,何如?后被翰林學(xué)士劉三吾進(jìn)言:陛下說得對,但置秦、晉二王于何地,上不及對,大哭而罷?!?/p>
“這......”
奉天殿外,群臣啞然,無數(shù)的視線投向跪著的燕王朱棣。
“......”馬皇后、太子朱標(biāo)、晉王朱棡、周王朱橚等人也是面面相覷,他們怎么不知道父皇想立老四做太子?原來.....這史書還能這么玩?
“唰....”跪著的朱棣老臉?biāo)查g通紅,現(xiàn)在的他還年輕,臉皮子薄,不由吐槽未來的自己真是連節(jié)操都不要了。
“咱......咱大哭著要立你為太子?”朱元璋自己都繃不住了,黑著臉解下了腰間玉帶,邁步走向朱棣。
“父皇...兒臣...這不是兒臣...”朱棣看到朱元璋高舉著玉帶,滿臉猙獰,心中還是發(fā)慌。
【縱觀永樂大帝一生,明太祖未曾傳位于他,是其一生的意難平?!?/p>
【他得位不正,所以他數(shù)十年都不敢絲毫懈怠,他拼盡一生都想證明自己比朱允炆強(qiáng),更適合繼承這個大明王朝?!?/p>
【而大明王朝也于永樂大帝之治下臻至巔峰,其遣鄭和下西洋,使煌煌大明之富強(qiáng)與威嚴(yán)播揚于四海八荒,彼時萬國來朝,八方來拜,威震海內(nèi),四夷賓服?!?/p>
畫面顯現(xiàn),大?!煌麩o際,浩渺無垠的大海!
海平面之上,一艘艘龐然大物在乘風(fēng)破浪,船身之上,鐫刻著王朝威儀的大明軍旗在風(fēng)中獵獵作響,甲板兩側(cè),黝黑的火炮整齊排列,炮口森然對準(zhǔn)遠(yuǎn)方,無聲地宣告著它們足以跨越重洋、征服世界的雄心與實力。
“這.....這是大明的戰(zhàn)船隊嗎?!”
“啊!這是未來的大明?造這個船隊...得多少銀子??!”
“天吶!萬國來朝,八方來拜!”
奉天殿外,群臣的聲音如驚雷炸響,武將勛貴,閣老御史,他們手中的象牙朝笏險些脫手,紛紛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正滿臉猙獰的朱元璋疑惑的抬頭,隨后臉色驟變,喃喃道:“萬國來朝,八方來拜,威震海內(nèi),四夷賓服?。∵@...這是永樂朝的大明?”
朱元璋手中玉帶高高舉起,卻是怎么也落不下。
“天吶......”朱棣抬頭看向天幕,隨后也不由的發(fā)出驚呼,這....就是我的大明嗎?
又瞥了眼呆住了的朱元璋,不由松了口氣,在即將挨暴打的邊緣反復(fù)橫跳,太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