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以為咱們要去同一個地方。不過即使如此,能在這趟車上結識二位也是難得的緣份??!”
能在同一輛火車遇見胡八一與王凱旋已經很不容易了,沒想到最后連下鄉(xiāng)的地點之間都只有數(shù)十里之遙。
“說得對,這就是緣分!”
此時王凱旋突然站起來,在包里翻找一陣之后拿出了兩瓶二鍋頭以及一小袋花生米:“既然如此,不如今天我們一起喝一杯!等正式安排好了住處再另選日子慶祝一番如何?”
在接下來幾天旅途中,由于有了這兩位作伴,原本漫長的旅程對于林凡而言也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一路上三人天南地北談笑風生、時間就在不經意間流逝過去。
直至列車駛入火車站,屬于他們的這段共同旅途即將畫上句號。
“需要報名前往青山大隊的同學,請到這邊登記…… ”
“有前往崗崗營子的學生,請到這里簽到……”
“還有計劃前往靠山屯的同志們,請來這個地方確認名單……"
伴隨著一聲聲吆喝聲,各自負責接納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工作人員依次開始招呼前來集合的人群。
林凡隨著其他四名同樣要去往靠山屯的新成員站到了對應的簽到處旁邊,而剛好站在旁邊的則是那些準備開往崗崗營子的知識青年們。
目光交匯時,王凱旋和胡八一同時朝林凡投來意味深長的一瞥。隨即只聽前者高聲招呼道:“行了,林凡兄弟,到時我們在當?shù)匾娏嗽僬f吧!”
林凡點頭回以相同的話語,“好,屆時再敘!”
注意到林凡與胡八一他們這般熟絡的樣子,不論是負責接待靠山屯還是負責接迎崗崗營子的新村民們都不由得多看了三個人幾眼——顯然,這樣的熟稔程度讓他們感到好奇。
不過礙于場面關系,在短暫沉默片刻后兩邊領隊者分別開口提醒道: "都抓緊收拾一下自己的東西,出發(fā)時刻快要到了。"
眾人聽到那兩人的招呼后,沒有任何耽擱,立刻行動起來。不出十分鐘,大伙兒便依次登上牛車,離開了火車站,向著各自下鄉(xiāng)的目的地出發(fā)。由于崗崗營子和靠山屯相距不遠,大家一路同行了一段路程,才各自分散而去。
臨別之際,王凱旋轉向林凡,說道:“林凡兄弟,到了地方以后,記得聯(lián)系我和老胡啊……”目送胡八一等人遠去,林凡點點頭回應:“放心,沒問題?!?/p>
在返回靠山屯的路上,林凡環(huán)視其他四名一同下鄉(xiāng)的青年,又抬頭看了看前頭趕馬車的大叔。他們這支前往靠山屯的小隊伍里,連林凡在內,共有三名男性知青和兩名女性知青。這些年輕人中,年齡最小的僅16歲,而最年長的也不過20歲。
相較于面色紅潤的林凡,其他四位青年的臉色此刻都不太好看。大家簡短地互相做了自我介紹后,林凡心念一動,伸手從兜里掏出了大前門香煙。
先禮貌地詢問了一番,見這四位同伴均不抽煙后,林凡便調整位置,走到那位趕馬車的大叔身旁,將整包大前門遞過去:“大叔,您能不能給我們講講靠山屯的情況?”
大叔接過林凡遞來的大前門之前,先是對林凡掃視了一眼,略作遲疑,隨后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接過了香煙。
“我叫張老三,是靠山屯的村長?!?/p>
“你們叫我村長,或者三叔都可以?!?/p>
說話間,張老三隨手抽出一根大前門點上火,又遞了一根給林凡,接著說了起來:“你們這批年輕人,是我們那里接待的第三批知青了……”
“算上你們五個,前后一共來了22位知青……”
張老三先簡要地介紹了靠山屯以往知青的情況,之后又看向林凡,補充道:
“靠山屯的生活雖然苦,可即便是在那些最艱難的日子里,也沒有餓死人……”
“我們這兒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需要下地干活。剩下大半年的時間,因為氣候的關系,基本上都沒啥事情要做……”
“只要你們年輕人不惹麻煩,這里的日子還算不錯的?!?/p>
聽完張老三的一番話,不論是林凡,還是另外四個知青,都忍不住暗自松了口氣。
林凡選擇主動到農村來,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避開幾年復雜的局勢。幾年之后形勢轉變時,憑他帶來的記憶,在這個時代即使沒有所謂特殊的優(yōu)勢,也足以成就一番事業(yè)。況且他還擁有著萬界垃圾場,再加上遇上了胡八一他們,這一切讓他的心境早已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至于另外四個知青,下鄉(xiāng)對他們而言不過是被迫的無奈選擇——有的因家庭成分的問題,有的是沒有分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而不得不成為知青。雖然大家對鄉(xiāng)村艱苦生活都有準備,但若是能過得相對好一些,那無疑是個好消息。
就在這時,趁著眾人情緒有所緩和的機會,林凡順勢開口再次問道:“三叔,咱們村里對我們這些人是否有具體安排?比方說關于吃住之類的具體情況?”
聽了林凡的問題,張老三一邊駕著馬車趕路,一邊直截了當?shù)鼗卮穑?/p>
既然林小子你已經開口,那我就細細說與你們知曉,反正過些時日也得跟你們說明……
在住宿這件事上,村里為你們知青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方案……
一是留在知青集中點,無需花費額外的銀錢,但環(huán)境難免簡陋一些……
另一種方式則是租住村中的民房,哪家有空余房間愿意出租,你們可以自行商量價錢進行租借……
至于其余諸般事宜,不管你們這些知青,還是我們靠山屯的老百姓,咱們一視同仁……
把村里的情況大體介紹完畢后,張老三的目光不著痕跡地掃過林凡等人。若是留心觀察就會察覺到,他的視線落在林凡身上的時間足足多了兩秒鐘。
反觀另外四個人,個個臉色蒼白、神情疲憊,顯見身體狀況堪憂。而林凡此刻卻是面頰紅潤,對于下鄉(xiāng)非但無半分怨懟,反倒興致盎然的樣子。
他表現(xiàn)得沉穩(wěn)大氣之余,更對周遭一切抱持探究的興趣。不知不覺中,兩個多時辰悄然而逝。
這一段時間下來,張老三對林凡等人的態(tài)度悄然發(fā)生了微妙變化,似乎較先前熱情了幾分。待此時,他們一行人總算抵達了目的地——靠山屯!
“張三叔回來啦……”
眼見林凡等人的身影出現(xiàn),早就候在村口的幾位村民立刻迎上前去。
張老三放下手中牛車后,轉身對林凡等人說道:“咱們到了。”
隨著幾人陸續(xù)從牛車上跳下并取下行李,張老三接著問道:“你們是決定住在知青點,還是打算租村里人家的房子?”
“三叔,我想住在村里,請您幫我安排吧?!?不等張老三的話音全落,林凡毫無猶豫地給出了回答。
剩下的四個青年互望一眼,滿臉躊躇地選擇了前往知青點居住。倒不是他們不想過得舒適一些,只是實在沒有選擇。相較林凡而言,他們各有各的難處,縱使手中略有余錢,若非迫不得已,絕舍不得動用。
目睹四人沉默的姿態(tài),張老三自然洞悉他們的抉擇。遂即指示:“建國、建軍兄弟倆帶他們去知青點報道?!?又轉頭沖林凡喊道:“林小子,隨老漢這邊走?!?/p>
聽聞招呼,林凡點頭應下便提著自己的行禮緊隨其后。
“林小子,你是從四九城來的吧?” 走在前面引路的張老三突然扭頭向林凡問起。
“是啊。” 林凡心中雖疑惑對方用意何在,但還是直爽回應。
不待張老三繼續(xù)問詢,他便坦白說道:“三叔,我現(xiàn)在其實是個孤兒……此番下鄉(xiāng)是我自己報的名。臨走前還將父母留下來的工位以及房子全都處理掉了?!?/p>
聽到林凡的一番話,張老三身形猛然一頓。他仔細打量了林凡一番才緩緩開口:“小子,你這是打算不回去了?”
“回去?何時能回去呢?” 林凡語氣淡然,目光卻異常堅定,“這么多年過去,三叔可見誰家知青能重返城中?”
“能不能回去,我心里沒數(shù),可我就想這么活下去……”
林凡的這句話出口,張老三聽到之后不禁微微張開嘴,像是要說什么,可最后卻只是沉默。
但當那些思緒涌上心頭,張老三忍不住揚起了一絲笑意,他看向林凡的眼神中多了幾分贊賞,隨口說道:“你小子年紀輕輕,倒是很懂世道。”
對于知青下鄉(xiāng)的艱苦生活,外人或許不明就里,但張老三再清楚不過。這些被派往鄉(xiāng)下的年輕人,有的是因為家庭成分出了問題,也有的是沒有工作安排的城市閑散青年。
這些人要么眼高手低看不上現(xiàn)實,要么個性強硬不愿妥協(xié)。像林凡這樣的青年,真是難得一見,尤其是他們靠山屯從未遇到過如此主動請求下來的知青。